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追蹤新聞動態,分享我們的精彩。
近段時間,有兩則企業的新聞頗為引人矚目:一則就是聯想集團再次換帥,柳傳志交棒楊元慶,不過與兩年前的那次調整相比,不論涉及到調整的人,還是聯想這家企業自身,都表現出了難能可貴的淡定與從容,而業內外也均對這次調整給予了充分肯定;而另一則消息就是曾經的全球通訊業老大———諾基亞日前發布公告,計劃明年初正式從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退市,至此,諾基亞的最后資本陣地只剩下美國和“老家”芬蘭。
眾所周知,2005年,聯想上演了一幕經典的“蛇吞象”式的跨國收購,雖然這筆交易一開始就不被看好,而且接連兩任外籍CEO使得楊元慶不得不暫時離開了直接的領軍崗位,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這筆交易的積累,讓聯想和楊本人更深悟了國際化的游戲規則。所以,當柳傳志帶著楊元慶于2009年攜手復出之時,并沒有一股腦地去收復失地,而是從戰略結構的基礎做起。就這樣,聯想連續8個季度在全球主要PC廠商中保持了最快的增速。今年上半年超越宏基,位列全球第三;三季度則甩掉了戴爾,直接晉級全球第二大PC生產商。正因為如此,才讓老帥柳傳志能夠放心卸任。
而與聯想相比,諾基亞就沒有那么幸運。盡管在歷史上,諾基亞已有過多次退市經歷,此后也并未影響諾基亞的發展。但業界普遍認為,諾基亞此前的退市都是處于這家企業“最好的時候”,退市或可以理解為握緊拳頭、戰略調整。而此番在歐洲金融中心法蘭克福退市,已經明確地反映出歐洲市場對這家企業和對通信行業的冰冷信心。事實上,兩年來,關于諾基亞的利空消息不斷,其市場占有率下降必然影響股民的投資預期。諾基亞CEO史蒂芬?艾洛普直言不諱:“第一代iPhone于2007年發布。而直到今天,我們還沒有一款產品具有與之接近的用戶體驗。在競爭對手‘火上澆油’的同時,諾基亞在做些什么呢?我們落后了,我們錯過了主要潮流,我們喪失了時間優勢。”在他看來,諾基亞在技術上早已落后于蘋果、谷歌甚至中國國內的一些公司好幾年。而其最要命的失誤,就是過于自信,不善于調整節奏,從系統平臺的競爭之初就早早退出了爭冠軍團。
管理的永恒主題之一,就是在有效的時間,通過有效的人、財、物的協調與組合,從而提升企業的整體價值。如何有效地統籌協調,就是考驗每個企業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關鍵所在。如同長跑運動員的比賽,長距離的競爭對人的體力、耐力和精神意志都是極大的檢驗,高水平運動員往往會在競爭過程中,很好地分配體力、把握節奏、設置階段性目標,從而體現出整體競爭優勢,最終取得比賽勝利。企業競爭同樣如此,管理的過程,就是對節奏合理控制、有效把握的過程。正因為如此,企業成長的平臺首先要有一個非常強的組織管理基礎和產品業務基礎,而這其中,管理上的差距比產品的差距更大。產品差距都是看得見的,是表象,管理差距則是內在的。產品本身包含了各種信息,不僅是技術信息,更有管理上的信息。產品制造出來以后,有很多產品之外的附加的東西。產品像人一樣,不僅有軀體,還有精氣神。精氣神來自于技術和管理,比如服務、品牌管理等,這都會變成客戶選擇產品的因素,會附加在產品上。
做有持續生命力的企業,是一場漫長的長跑運動。目標雖遠、風浪亦大,但只要一直堅定自己的目標,控制好發展進程中的過程量,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做下去,我們離愿景會越來越近?!暗竭_河對岸是我們的目標,這是人人都能看清的事情。難的是如何搭橋、如何造船,或者如何快速學會游泳。在根本不會游泳的情況下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除了泛起徒勞的泡沫、帶來滑稽的悲壯,什么結果也沒有。聯想要的是能做成事,要的是通過非理想化的行動去實現偉大理想?!斌w會了柳傳志這段話的內涵,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聯想能在競爭高度激烈的全球PC市場上取得驕人戰績,成為全球企業界屈指可數的中國大企業之一,那就是———把握好自己的選擇,走好自己的道路,控制好自己的節奏。
(文/江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