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Y BUILDING
黨的建設
一份責任、一份關懷、構筑和諧家園
文 楊孝平
活力,是創新之源,是企業快速發展的核心動力。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組織活力的重要性即是如此。沒有活力,一個企業就會形成可怕的“惰性”,就會形成安于現狀、害怕變革和不敢冒險的不良文化,失去不斷進取的勇氣和動力,進而導致組織功能的退化和衰老,行動緩慢,思維僵化,最終被市場所淘汰。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同樣適用于市場經濟。市場經濟下的企業,似乎與生物界中的有機體并無二致。企業同樣需要經歷新生、成長、與同類競爭、成熟、衰老直至最后消亡的整個生命過程。它們要與周邊環境相適應,對周圍的刺激、變化做出反應,在不斷調整與學習中求得生存發展。而同其它生物一樣,處于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發展特點、模式及所面臨的挑戰各不相同。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全球化浪潮風起云涌,變化迅速的新經濟時代,企業面臨著比以往任何時代更為巨大的生存壓力。小企業也許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存活下來,進入增長期,即生根長干。而大企業則要面臨挑戰自我,保持活力,做到基業常青,即枝繁葉茂、根深蒂固。
我們所說的大企業,典型的特征通常就是有多年的發展歷程,產業多元化,資本雄厚,業績輝煌,成員眾多,人數數千以至上萬。大型企業這樣的構成,無疑需要嚴密的組織化,否則就會陷入混亂。而當大企業的組織體系和規章制度繁雜到比實際需要還多時,這就已經妨礙了創新和冒險精神,逐漸窒息了開拓性思維,湮滅了活力。而這些精神、思維和活力恰恰正是企業目前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重要動力。
有機體的衰老都是因為新陳代謝的變緩,細胞缺乏了活力。企業也是一個不斷與外界環境進行能量交換的有機體,企業肌體的新陳代謝快慢,直接影響了組織的活力和生命力?,F代企業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許多大企業在不斷擴張、身軀龐大猶如恐龍之時,嚴密的組織制度反而成了阻礙企業創新的重要因素,反應速度、自我更新的機制逐漸降低,來自市場和環境的微小變化也可能危及它的生存。
“不成長,則消失”,有人對大企業面臨的壓力日益加大的狀況這樣描述。
成熟的大企業如何才能在企業規模變大、結構變復雜的同時保持反應敏捷,勇于進取,快速決策,從而適應并勝出市場競爭呢?大企業如何避免自己變成緩慢笨重的“大象”,而保持著總像“龍”一樣的靈活機敏?
隨著中國經濟市場化程度的深入,大型企業集團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如何通過科學管理追求更高效益?如何憑借創新獲得企業成長、發展、延續的動力?如何讓企業保持活力,大而不僵,大而更強?這些讖語般的困惑正拷問著這些巨型企業的決策者和領導者。張瑞敏說過,他最想請教韋爾奇的就是“如何讓這家愛迪生創建的百年老店保持小企業的活力”?
大企業要想成為這樣行動靈活的“龍”而非軀體龐大卻動作笨重的“大象”,經濟理論上的途徑有很多:削減不必要的機構,在企業外部尋找好的創意,創建一個正式的全局性策略和體系來鼓勵創新等。實際上,為避免企業失去活力,許多大型企業正在不斷改革自身組織結構,使其能夠適應創新的要求。例如,一些世界500強企業不斷創建盡可能小的單位,并把它們看作“新企業”,在資源和制度安排上給予積極的支持。
而這些公司所進行的有意義的探索和實踐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企業持續發展并保持活力的惟一方法就是創新。
猶太諺語說:只有尿濕的嬰兒才喜歡改變。
對歷經滄桑的“成熟”大企業而言,要保持活力、持續發展,改變肌體內部特質的創新不啻于一場鳳凰涅槃般的重生,充滿了巨大的挑戰。而對正在成長為大企業道路上邁進的眾多企業來說,當企業規模、組織形式不斷擴大、開始變得復雜之時,保持活力這樣一個課題,也非遙不可及的危言?;蛟S,在課題沒有別無選擇地擺在我們面前之時,思考并保持警醒才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