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追蹤新聞動態,分享我們的精彩。
淺議我國資本市場融資特征及其演變趨勢
――寫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20周年之際
康黨會
自1990年我國資本市場正式建立以來,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以及股份制經濟在做大做強國民經濟總量中所具有的優勢在持續顯現,我國以發展壯大股份制經濟為基本目標,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為主要平臺,以支持股份制企業發行上市為主要手段,以優化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為主要職能的資本市場體系,在法律法規逐步齊備、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市場監管日趨科學、公司治理穩步提升、信息披露持續公開的進程中,正在由單一市場體系向多層次市場體系轉變。
特別是2005年以來,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步伐的加快,股票發行體制和交易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小板及創業板的不斷推出,我國資本市場總量不斷增長。截至2010年12月31日,我國滬深證券交易所共實現2063家中國本土優質企業及3071只證券(其中:2149只股票)的發行上市,市場價值達到近29.9萬億元,占我國2009年GDP總值33.5萬億元的89%,為我國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0年來,我國股票市場共為國民經濟發展募集資金3.79萬億元。其中:2010年募集資金1萬億元,占20年累計募資總數的26%,是1991年募集資金額10.87億元的926倍;2006年-2010年共募集資金2.9萬億元,占20年累計募資總數的77%,是1990年-2005年募集資金額8625億元的3.4倍。
自1998年以來,我國債券市場共為國民經濟發展募集資金2.23萬億元。其中:2010年募集資金4815億元,占到12年累計募資量的21.5%,是1998年募集資金額8.2億元的587倍;2006-2010年募集資金1.9萬億元,占到12年累計募資量的85%,是1998年-2005年募集資金額3157億元的6.07倍。
從市場構成來看,近20年以來,我國資本市場融資總額6.02萬億元中,股票融資占比達63%,債券融資占比為37%。其中,首發融資占股票融資的49%、增發融資占股票融資的38%、配股融資占股票融資的11%;主板融資占股票融資的87.85%、中小板融資占股票融資的8.9%、創業板融資占股票融資的3.2%。
從市場特征來看,我國資本市場仍然處于新興加轉軌階段,直接融資額與國民生產總值仍有較大差距。就融資結構來看,股票融資與債券融資存在著結構性失衡問題,債券融資占比較??;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融資規模有待培育,潛力巨大。就融資增速來看,近五年來無論股票市場還是債券市場,其融資量均出現井噴式增長,資本市場融資功能開始凸顯。
與信貸市場比較,很顯然,近20年來資本市場融資總量6.02萬億元還占不到2009-2010年信貸市場年均7-10萬億元融資額的60%-86%,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量較信貸市場間接融資量明顯偏小,但這恰恰表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存在巨大增量空間!
當前,國家明確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間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著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加快債券市場發展,穩步推進中小板、創業板及國際版建設,逐步提高直接融資比例,滿足多元化投融資需求。
我們認為,正是國家在戰略層面的規劃和政策指引,給了在快速發展軌道上急需資金支持的成長性企業未來五年的融資工作至少帶來以下重大機遇:一、股票市場中,中小板和創業板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主板融資量增長潛力有限,企業發行上市運作的重點已經較為清晰;二、直接融資市場結構將向債券市場傾斜,債券市場將是未來國家資本市場體系中培育的主要對象,企業積極籌劃債券融資正當時;三、從產業類型來看,文化傳播業、建筑業、農林牧漁業及社會服務業因在前20年融資量絕對值非常小,且上述四大行業屬于我國未來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故其融資運作面臨重大發展機遇;四、從直接融資市場與間接融資市場發展趨勢來看,資本市場將逐步在國民經濟發展所需投融資支持當中居于主導地位,而信貸市場總量及占比將有所下降,這與未來國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結構調整相契合,也與內需由投資生產型向生產消費型逐步調整相關。
金融市場由倚重信貸市場逐步向資本市場與信貸市場均衡轉變是未來我國資金及資本市場發展的趨勢,積極調整資本結構,努力化解資本局限,已經成為成長型企業及傳統資本結構企業亟需認真研究和著力解決的課題!面對宏大的發展愿景、緊迫的發展使命,志存高遠的企業必然會站在歷史的潮頭著力解決好資本問題。當不存在資本的局限的時候,理想的實現應當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