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追蹤新聞動態,分享我們的精彩。
豐田召回事件給房地產企業的啟示
近一段時間以來,以“精益生產”和注重質量聞名于世的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卻因美國“剎車門”事件在全世界鬧得沸沸揚揚,其銷售量一落千丈。而去年在中國鬧出的汽車回收問題,也讓中國消費者對豐田車喪失信心。為此,豐田公司陸續宣布召回所生產各種品牌的車輛共計800多萬輛,所召回的車輛總數超過豐田2009年全球698萬輛的總銷量。此次召回事件有可能使日本的GDP降低0.12%。
豐田汽車在中國市場獲得歡迎,質量上乘是主要原因之一?!柏S田生產方式”聞名世界,也造就了“質量神話”。雖然在與對手的競爭中,豐田取得了目前世界第一大汽車制造商的寶座,但一個“剎車門”事件,就將這個神話打了個粉碎,豐田汽車的形象瞬間坍塌。正如業內人士所言,“人們失去了多年來對于豐田車的忠誠和信賴。豐田公司面臨歷史上最大的信任危機。
誠然,豐田召回事件還在發展中,而留給我們的警示決不應該只是汽車行業,也同樣應該引起其他行業特別是房地產行業的思考。
很多經濟學家認為,之所以出現今天這樣的局面,是因為豐田在企業全球化擴張過程中,放棄了質量這一制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轉而僅追求規模、銷售、利潤的最大化。
“在過去幾年來,豐田一直快速擴展自己的業務。坦白地說,我擔憂這樣的增長速度有些過快了。我希望指出豐田一直以來遵循的幾點重要原則:首先,安全性;其次,質量;第三,產量。這些重要原則出現了混淆,我們不能像以前那樣停下來去思考、做出改進,我們聽從客戶意見以打造更優質汽車的基本立場也有些動搖。我們過快的發展速度令豐田無法培養自己的成員與架構,我們應當認識到這一點?!边@是豐田章男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的一段證詞。豐田章男在這段話里承認,豐田首先是思想出了問題,所以管理出了問題,最終導致質量出了問題。這正所謂“蘿卜快了不洗泥”。但“不給蘿卜洗泥”的結果,就是將自己陷入了泥潭之中。
行業的競爭說到底都是產品品質的較量,汽車業是這樣,房地產業亦然。盡管豐田這次的召回事件背后有著復雜的原因,但自身產品質量存在缺陷是讓其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豐田事件給了國內企業一個警示,必須引以為戒。不管是全球化生產還是規模化生產,都不能放松質量管理,降低成本絕不能偷工減料,在企業的輝煌時候,更應該牢牢把住質量關。在處理擴大規模和確保品質這一對矛盾時,一定要堅持品質第一,先做強,再做大。要以謙卑的態度尊重消費者,永遠不要忘記消費者是企業的上帝。
以嚴謹著稱的“豐田管理”,也成為我們中國企業學習和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一個標桿,介紹豐田管理經驗的書刊可謂汗牛充棟。但具有近70年歷史、具備豐富管理經驗的豐田汽車公司尚且面臨如此的管理“滑鐵盧”,那么,經驗不足的中國企業則更需要警惕管理上的“松勁”可能。無論我們是否承認,從數據上看,在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如火如荼,房地產市場持續上揚的形勢面前,房地產企業正在進入產量擴張的快車道。只是,擴張前的準備都做好了嗎?
理論上,一家企業的生產能力與其人才儲備、管理機制、營銷水平是匹配的,基礎沒有夯實,卻要求迅速擴張規模,難保不犧牲產品質量。對那些開始致力于規模擴張的房企來說,人才和管理的跟進總是比規模的擴張要慢一拍。當然,沒有一家企業會說自己要產量不要質量,但在制造能力不變的情況下,產量過度擴張就會導致質量下降,這并不由主觀意愿說了算。這也是去年國內很多房企大規模拿地以后,市場最擔心的。
對很多房企來說,豐田事件警示我們,要牢牢夯實管理基礎,切實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強化企業執行力。因為很多時候,質量問題往往不是因為技術有缺陷,而是企業的具體操作者和管理者缺乏責任心、危機感,在產品、服務上傾注精力、心血還不夠。從豐田事件我們還應該得到一個啟示:越是在市場大好、“分田分地忙”的時候,越容易出現問題,正所謂“大意失荊州”。所以,作為資金密集型、管理密集型的房地產行業,精益文化,精細化管理應該像一日三餐一樣在房地產企業的開發全過程一以貫之、不可懈怠。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隨著生活質量及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產品、服務的精細化要求也越來越高,一個“金字招牌”的造就來之不易。“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任何一個管理上的疏漏,任何一種產品質量事件,都有可能使辛苦創建的品牌聲譽大受影響,使品牌資產大大縮水。豐田汽車此次大規模的汽車召回事件,使得公司市值目前已經累計縮水300億美元。在2009年權威的Inter Brand的品牌排行榜上,豐田的品牌價值下跌了8%。消費者對一個品牌的認可度越高,對它的質量期待值也會越高,再小的問題也會讓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打折。
對于目前品牌價值的含金量還遠未達到一定高度的房地產企業來說,更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態,兢兢業業地實施好品牌戰略的每一個環節,認真創建好、維護好品牌聲譽,真正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贏得消費者的口碑,不僅要努力做好前期的策劃設計、力求盡善盡美,嚴格把控好中期的工程施工質量、提供好硬件,還要重視后期的物業服務對房地產企業的補臺、增臺作用,做好“軟件”、解決后顧之憂。
豐田召回事件還在發展中,而究其深層次原因,一言以蔽之,是由“大企業病”所導致的一系列管理病癥的一次總爆發。此次豐田召回事件的深刻教訓之一,就是只把一些生產技術移植到海外企業中,卻沒有把相應的管理方法也灌輸進去。在接到顧客投訴后,由于部門分工太細,互相推諉,因而無法及時解決顧客提出的問題。公司內部信息溝通不暢,無法將報警信號及時傳遞給決策層,從而錯失有效處理危機、轉危為安的良機。機構臃腫,信息阻滯,反應遲緩,做大之后的如此種種,對于企業的健康發展都是相當大的隱患。隨著跨區域發展、管理半徑空前加大,正在“攻城略地”、積極擴張的房地產企業,尤須警惕可能出現的“大企業病”問題。
豐田并不是唯一一個在發展過程中迷失了自己的企業。對國內的房地產企業而言,“隔岸觀火”之余,深刻比照、審視、反省自己,不斷修正方向,盡可能少走彎路,從而更加科學穩健地駛向持續、跨越式發展之路,才是這場危機帶給我們的深刻啟示和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