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追蹤新聞動態,分享我們的精彩。
試析管理的三重境界
文\王錄
第一重境界:管理的基礎工作是制度建設。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這個“規矩”就是指制度建設。規矩本來是古代木匠術語,“規”指的是圓規,古代工匠用“規”來畫圓;“矩”是指曲尺,是木匠打制方形器物的角尺?,F代人用規矩指代管理活動中的法律法規、制度規則、流程程序?!耙婪ㄖ螄焙汀耙婪ㄖ纹蟆崩碚?,都是說制度建設是管理活動的基礎性工作。
有一則小故事講到,一位喜歡中國功夫的外國友人來中國旅游,回去時帶了少林棍作為紀念,出關時被海關人員攔住了,說棍棒是危險物品,按規定不能帶上飛機。外國友人說喜歡中國功夫,想作為留念,說完就在現場表演了一套棍術,海關人員于是放行了。后來,外國友人說中國人干事情沒規矩。這則幽默的本意是在調侃過去中國人治社會的弊病,可謂切中要害。
制度是區別法治與人治的分水嶺。以企業管理為例,有制度并按照制度操作,企業就會邁上照章辦事的軌道,企業運營就會協調運轉;沒有制度,凡事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員工干起事來就可能手足無措。企業管理實踐中實行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薪酬管理、財務管理等,只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照章辦事,做事就會輕車熟路,法治會逐漸取代人治。
第二重境界:管理的成功秘訣是持之以恒。
當年延安紅軍以一萬多人的弱小之軀面對國民黨軍隊八百萬人的龐然大物,最終取得中國革命的成功靠的是堅忍不拔的意志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堅韌和堅持就是持之以恒的道理,是事業成功的秘笈。荀子《勸學篇》有云:“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边@段話是說用心專一、持之以恒是成就事業的不二法門。
當下,國內企業掀起學習日本豐田的“精益生產(TPS)”模式熱,卻學不像,學得走了樣。許多企業學習別人,可能形式、樣子都學到了,但精神沒學到。豐田生產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唯有一點是最重要的,就是 “大野耐一精神”。大野耐一是豐田生產方式的創建者與倡導者,被日本人稱為:“日本復活之父”、“生產管理的教父”、“穿著工裝的圣賢”。大野耐一精神,說到底就兩個字:堅持。大野耐一憑著自己的執著,用長達十年才使TPS生產方式在豐田獲得成功??梢哉f,大野耐一精神的實質,就是持之以恒精神。
所謂“十年磨一劍”、“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樹木”……多少類似的語句,都在向我們揭示著堅持、執著的道理。但是,我們干許多事情,往往追求一蹴而就、一舉成功,行為越來越短期化,其實正是違背了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古圣先賢說,“凡事我但盡心,成功不必在我”,就是著眼長遠,說明好多事情都需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長期的奮斗才能見效。毛澤東主席說:一個人干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干好事,不干壞事。說白了,還是說持之以恒的道理。持之以恒之于管理活動取得成功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第三重境界: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無為而治。
老子在《道德經》提出“道”的基本方法是“無為而治”,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無管理”。“無為而治”不是不為,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無管理”當然也不是不管,而是有所管有所不管。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客觀規律,是說管理要效法自然,讓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發展,使其處于符合道的自然狀態,不對它橫加干涉,不以有為去影響事物的自然進程。從現代管理角度講,就是說在制度建設的基礎上,各個層級按照自己的授權體系,持之以恒地去工作,企業管理者就可以垂拱而治。
萬科企業領袖王石,一年到頭到處登山,是典型的無為而治思想的體現??此茖ζ髽I運營漠不關心,實際上他只關心他該關心的大事,日常運營是其他人的事,企業真正形成了協調運轉的機制,企業業績也持續增長、屢創新高。
總之,制度建設、持之以恒和無為而治是相輔相成的,是企業管理的三重境界。制度建設是規則魅力,持之以恒是執行精神,無為而治是領導藝術。當然,三者并不是嚴格區分,不同層級可能交叉體現著這三種管理藝術。比如無為而治風格,并不是只有高層領導運用,各個層級的管理者在不同領域都可以有所管有所不管,都有其重點管理領域?;鶎訉ζ鋶徫坏木唧w操作工作分配精力最多,對企業戰略考慮就少;而高層管理者可能要花費更多精力和時間規劃企業戰略發展事宜,具體執行工作則是基層的事情了。基層有了制度作為操作依據,中層依靠持之以恒精神推動實施,高層領導就可以達到無為而治境界了。三重境界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就會打造一支具備超級執行力的、無往而不勝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