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追蹤新聞動態,分享我們的精彩。
秦嶺開發先得過環評關
雖然我省對秦嶺進行了長期的保護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由于歷史上對森林的采伐和陡坡的開荒,秦嶺山地水土流失面積不斷增加,地質災害頻發,涵養水源能力降低,生物多樣性也遭到破壞,珍稀物種瀕危度加劇,秦嶺地區華南虎幾乎絕跡,林麝、云豹、大鯢種群數量明顯減少。
根據秦嶺自然生態系統基本特征,《綱要》將秦嶺劃分為3大生態功能區,其中秦嶺Ⅰ區為禁止開發區,Ⅱ區為限制開發區,Ⅲ區實施嚴格保護下的適度開發。今后,秦嶺旅游開發要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所有建設項目的污染防治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禁止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和城鎮重要水源地保護區進行旅游活動;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秦嶺北麓區域內從事房地產開發、修建商品住宅和私人別墅。
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
在秦嶺全面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依靠自然更新、封禁,使植被得到有效恢復;采取人工造林、飛播造林、退耕還林等措施,提高秦嶺森林覆蓋率;認真落實森林資源管護責任制,提高植樹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天然林保護工程完成后,繼續實行禁伐、限伐和合理性間伐措施,保證秦嶺森林面積及其蓄積量、覆蓋率穩定增長,建設秦嶺綠色生態屏障。
保護秦嶺水源涵養功能
加強水源地管理,保護秦嶺水源涵養重要功能。結合天然林保護工程,采取人工造林、飛播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使宜林地林草植被得到恢復。加大水庫上游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使秦嶺水源涵養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嚴格劃定城鎮集中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明確保護范圍。禁止在一級保護區內建設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項目;在二級保護區內,不得新建、擴建向水域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嚴格控制水源保護區內農藥、化肥使用量,減少面源污染;沿江河的主要城鎮須建設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
鐵路線附近設野生動物走廊
《綱要》提出要重視公路、鐵路建設項目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堅持保護生態與工程建設并重,優化設計方案比選,使線路盡量避開自然保護區和水源保護區;減少占用林地、基本農田和對秦嶺山體的開挖;做好施工建設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對建設中產生的廢棄物必須運到指定的棄渣場,禁止向河道傾倒;做好護坡防護,取、棄土場要及時覆土綠化,防止水土流失;大力植樹種草,建設綠色通道;設置動物走廊,減少對野生動物遷徙的影響。
《綱要》規定,在2015年前,要全面遏制秦嶺地區環境破壞的趨勢。2030年前,秦嶺地區的所有縣(市、區)要全部實現山川秀美,70%以上的城鎮達到生態或園林城鎮標準,使秦嶺生態環境質量得到全面改善。
新聞鏈接
秦嶺:中國的中央公園
有人把秦嶺稱作中國的中央公園。秦嶺主體位于陜西,東連豫鄂,西接甘隴,南望巴蜀,北瞰關中,國土總面積5.79萬平方公里,占陜西省國土總面積的28%,區域涵蓋6個設區市、38個縣(市、區)、452個鄉鎮,人口約497萬人。
秦嶺是我國中部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我國南北地質、氣候、生物、水系、土壤等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天然分界線。秦嶺水資源量222億立方米,約占全省水資源總量的50%,是我省的主要水源涵養區。
秦嶺素有“動植物王國”、“天然中草藥庫”的美譽,區內分布著種子植物2931種,占全國種子植物總數的12%;獸類144種,占全國獸類總種數的29%;鳥類399種,占全國鳥類總種數的34%。秦嶺稀有、特有物種類型較多,已有128種動物和56種植物被列入國家和省重點保護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