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追蹤新聞動態,分享我們的精彩。
對房地產企業而言,在國家對房地產行業調控力度不減,市場持續疲軟的情勢下,如何共克時艱,確保企業健康成長,迎接下一個春天的到來,是一個需要深入思考和應對的問題。
企業如人。企業是各個組織機構有效運轉的整體,人體亦是一有機組織。人怎樣做到健康成長,企業也大致相仿佛,治理企業與養生之道本質有相通之處。老子《道德經》中的一段話可以成為我們打開企業健康成長之門的鑰匙。《道德經》第五十九章開宗明義:“治人事天,莫若嗇?!笔钦f治國和養生之道的最高準則是收斂精神、積蓄元氣。我們權且稱作“嗇道”。體悟嗇道法則,就是體悟管理之道。
“嗇”之訓詁。今天,說起“嗇”字,人們首先都會想到吝嗇,就是小氣的意思,是個典型的貶義詞。但是追本溯源,“嗇”字的本意遠非如此?!皢荨迸c“穡”通假,最初的本意是收谷入倉,取收獲、儲藏、收藏之意。后來逐漸發展出新意:莊稼收獲之后儲存起來,是為未來做好準備,以應不時之需,所以就引申出儲備、準備、未雨綢繆之意。自己的東西儲存著,人人都有敝帚自珍心理,當然舍不得浪費,自然引申出珍藏、珍惜、吝惜、愛惜之意。憐惜源自內心節省的本性,于是又引申出節約、節儉、節制、儉樸、保養之意。節儉上升到哲學高度,就暗含大道至簡、無為而治思想,于是進一步有了簡單、簡約、簡潔等意。雖然曲折隱晦,但均是從道家修煉所講的固本培元、保養精氣神之意發揮出來。
嗇道之治國與養生。首先,從治國層面講,“治人”和“事天”就是統治階層治理民眾和尊奉天地。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乃至敬畏自然,都要遵從嗇道法則。政府統治萬民,要無為而治,少加干涉;要勤儉節約,與民休息;要藏富于民,富民才能強國;等等。
其次,從個人層面講,“治人”和“事天”就是修身和養生。 “人”就是自己, “天”就是天道,這個“天”也可以理解為傳統理論認為的人體是個小周天,要效法自然的大周天運行,也就是內修道德,外順天道,內外兼修。因此,修身養生也須遵從嗇道法則,通過固本培元、保養精氣神、減少消耗等一系列方法,達到延年益壽、修養身心目的。
嗇道之經營與管理。既然嗇道在治國養生方面如此高妙,那么,同樣的道理,應用到企業管理中也是妙不可言:
越冬之法:養藏。中國傳統文化認為,天道循環往復,正如一年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周而復始,無有窮盡?!饵S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云:春天是養生的季節,“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倍禾祓B生是從冬天養藏開始的,養生要從冬季早作準備?!岸拢酥^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边@兩段話說出一個道理,只有冬季通過固本培元,積蓄了足夠的精氣神,到春天時才有能量供給,才有養生的本錢。
房地產企業目前的境遇可以用寒冬來形容,既然是冬天,就要用冬天的方式方法越冬,即冬季養藏,苦練內功,對內部組織體系、制度流程、運營模式、人力資源儲備、企業文化等進行優化調整,培育企業的精氣神?!胺驗閱?,是以早服?!痹绶褪窃缱鰷蕚洹V挥刑崆白龊灭B藏的功夫,積蓄力量,做好準備,在春天的時候才有戰斗力,才能迎接大發展的到來。
經營之策:節儉。企業經營的外現特征,歸根結底無外乎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在國家政策調控手段繃緊、房地產全行業遭遇冬天的時局下,要想逆勢突破,暢通開源的通道,難度可想而知。因此,有保有放,收縮開發戰線,放慢開發節奏,成了房地產企業共同的選擇。在這樣的形勢下,老子《道德經》中倡導的嗇道法則對于節流來說,具有特殊重要的借鑒意義。節流既是一種常規措施,也是一種平衡藝術。以項目開發節奏為例,在有保有放的前提下,該傾斜的傾斜,該縮減的縮減,兼顧當前目標與長遠發展戰略的均衡。老子用“治人事天,莫若嗇”的道理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節省,不鋪張浪費,集中精力做正確的事。古人修道,欲求長生不老,關鍵就是不浪費生命?!笆侵^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企業通過自我修煉做強做大做久,嗇道法則具有濃厚的參考意味。
管理之道:簡單。隨著企業規?;l展,制度流程都會越來越健全,各種各類操作手冊可以用汗牛充棟形容;管理手段也總是推陳出新,各級各崗控制機制可以用疏而不失形容。但是相伴相生的往往是效率與效果之間的悖論。制度流程越復雜,管控手段越豐富,管理效果往往越令人困惑。以計劃管理的模式為例,計劃安排再細密,也難免掛萬漏一。而計劃管理部門跟在執行部門屁股后邊持續督辦,更造成了執行部門與督辦部門之間的對立,出現了“督辦——被動應付——再督辦——繼續被動應付”的躲貓貓局面,管理手段和效果不成正比。根本的道理還在于“嗇”,也就是簡化、簡單。俗話說,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不是能力,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才顯水平。簡單管理的境界就是抓關鍵環節,抓綱,以綱統目,綱舉目張。從自我管理角度看,調動了員工主動性、積極性,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管理就會變得簡單有效,工作就變得快樂多彩,各層級也就體會到了無為而治的境界和樂趣。老子有句著名的話:“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其中的“儉”與“嗇”有異曲同工之妙。“儉”除了前述節儉之意外,也有簡單、無為而治的思想,其中蘊涵的高度智慧值得我們在管理實踐中學習、拿捏。各級管理者應有一種夸父逐日的精神,去追求管理智慧的至境。
文/王錄